
黃中傑(Zhongjie Huang)
職稱:研究員
所屬部門:重點實驗室青年科學中心
導師身份🕛:博士/碩士生導師(專業✍️:1.材料🙇🏽♂️,2.化學)
電子郵箱🐕:huangzhongjie@dhu.edu.cn
電話:+86-13115050168
辦公室:人民北路2999號沐鸣2平台五號沐鸣2樓A529
個人簡介
黃中傑,沐鸣2登录、纖維材料改性國家重點實驗室特聘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上海市領軍人才(海外),上海市浦江人才⏪。2010年本科畢業於南京大學🥦。2015年12月博士畢業於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化學系,導師為吳屹影(Yiying Wu)教授。之後在美國馬裏蘭大學擔任博士後研究員,導師為王育煌(YuHuang Wang)教授✭。2021年6月加入沐鸣2登录擔任特聘研究員。至今在國際著名期刊Adv. Mater., Angew. Chem. Int. Ed., J. Am. Chem. Soc., Energy Environ. Sci., Nature Commun.等發表論文30余篇,被引2200余次🤾,H指數21👵🏽,引用超過100次的論文11篇。參加美國國防部、美國陸軍研究實驗室、美國能源部多個研究項目。成果被國際科技網站Phys. org🧑🏼🏭、EurekAlert! AAAS.🦡、Nanowerk等專題報道20余次🔰。至今為多家化學🦁、材料領域重要期刊(Nat. Rev. Methods Primers, Angew. Chem. Int. Ed., Nano Lett., Energy Environ. Sci.等)擔任審稿人80多次𓀗。2014年隨KAir Battery團隊榮獲由美國能源部頒發的清潔能源大獎。科研合作機構包括美國陸軍研究實驗室、美國波士頓大學等。
研究方向
材料表界面微納製造:高精度掃描探針光刻與成像技術🤵🏻♂️🪯;分子墨水光刻打印🆚;跨尺度功能材料的3D打印。
低維碳納米材料:量子缺陷♍️;納米復合物與界面性質調控🏃。
人工光合作用:敏化半導體光電極;太陽能燃料;能源化學;電化學。
教育/工作經歷
2006年9月- 2010年6月:本科,南京大學
2010年9月- 2015年12月:博士➔,俄亥俄州立大學🧑🏼🌾,導師吳屹影(Yiying Wu)教授
2016年1月- 2020年9月🕙:博士後,馬裏蘭大學,導師王育煌(YuHuang Wang)教授
2021年6月- 至今🏊🏿:特聘研究員1️⃣,沐鸣2平台
代表性論文
1.Huang, Z; Powell, L. R.; Wu, X.; Kim, M. Qu, H.; Wang, P.; Fortner, J. L.; Xu, B.; Ng, A. L.; Wang, Y.* Photolithographic patterning of organic color-centers. Adv. Mater. 2020, 32 (14), 1906517.
2.Huang, Z.; Li, L.; Zhang, X. A.; Alsharif, N.; Wu, X.; Peng, Z.; Cheng, X.; Wang, P.; Brown, K. A.;* Wang, Y.* Photoactuated pens for molecular printing. Adv. Mater. 2018, 30 (8), 1705303. (Highlighted as “Photoactuated printing” Nat. Photonics 2018, 12, 123.)
3.Huang, Z.; He, M.; Yu, M.; Click, K.; Beauchamp, D.; Wu, Y.* Dye-controlled interfacial electron transfer for high-current indium tin oxide photocathodes. Angew. Chem. Int. Ed. 2015, 54 (23), 6857-6861.
4.Huang, Z.; Luo, W.; Ma, L.; Yu, M.; He, M.; Polen, S.; Click, K.; Garrett, B.; Lu, J.; Amine, K.; Hadad, C.; Chen, W.;* Asthagiri, A.;* Wu, Y.* Dimeric [Mo2S12]2- cluster: A molecular analog of MoS2 edges for superior hydrogen-evolution electrocatalysis. Angew. Chem. Int. Ed. 2015, 54 (50), 15181-15185.
招生招聘
本課題組長期招收碩士🧞♂️、博士研究生📯,從事研究為學科交叉的極佳範例👩🏽🏭,熱忱歡迎具有化學🚴🏻♀️、材料、物理💏、高分子等學科背景的同學加入我們的團隊!
本課題組與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馬裏蘭大學等研究機構長期保持合作關系🛁👩🏿🚒,課題組成員可推薦到國外高校與科研機構進行聯合培養與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