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屬銅及其氧化物用於太陽能量轉換的研究
發布人: 星禧   發布時間: 2018-09-30    瀏覽次數:

個人簡介:

余穎教授,華中師範大學物理科學與技術沐鸣2納米科技研究所所長。1993年華中理工大學漢口分院(現江漢大學)獲得學士學位👩🏽‍🦲,1996年大連理工大學獲得碩士學位,2000年在南開大學獲得理學博士學位。隨後來到華中師範大學從事教學和科研工作👉🏼,期間於200311~20075月分別到香港中文大學🏋🏼‍♂️🤌🏻、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美國波士頓沐鸣2從事了博士後和訪問工作研究,並於20137月和20148月分別到美國休斯頓大學和丹麥奧胡斯大學從事一個月的短期訪問合作研究。在承擔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6項)、973項目、教育部重點科技計劃項目、湖北省自然科學重點項目(傑出青年以及傑青滾動)🤸🆙、武漢市前言基礎項目等的支持下,正在從事納米結構材料的製備及其在能源轉換和環境治理中應用的研究工作,已Energy Environ. Sci.♑️👱‍♀️、Nano Lett.Nano Energy🚢、ACS Catal.Environ. Sci. Technology.🐔、Nat. Nanotechnol.等上共發表SCI論文110🪞,被他人引用超過4500單篇最高引用超過350,論文h-index38,並獲得了12國家發明專利的授權。20132009年作為第一完成人分別獲得湖北省自然科學二等獎和三等獎🚿,2010年獲得第二屆武漢青年科技獎以及2009年獲得“Scopus尋找未來科學之星環境領域青年科學之星獎。

報告簡介👣:

眾所周知🧐,基於CO2轉化為燃料和分解水產氫和產氧的能源轉換領域需要高效催化劑🧑‍🦯‍➡️,但是現有催化劑的活性和穩定性離實際應用還有較遠的距離🦹🏽。大量的研究表明金屬銅及其氧化物CuOx可作為催化劑實現CO2的電化學、光化學和光電化學轉化為各類燃料,同時金屬銅因良好的導電性而能作為電極襯底來實現納米結構催化劑的負載。為了更好地利用銅及其氧化物🪴🍜,並克服其在能量轉換中穩定性較差的缺點,我們製備了納米結構金屬銅及其氧化物的各種復合物,將其直接用於光催化、電催化和光電催化還原CO2為燃料,特別是我們將銅納米線和鎳鐵🧖🏻‍♀️、鈷鐵雙金屬層狀氫氧化物(LDH)復合🏋️‍♂️,在泡沫銅基底上沉積了的三維NiFe LDH🦹、CoFe LDH核殼納米結構,這些催化電極擁有超大的比表面積、豐富的活性位點以及較好的電催化分解水的性能🧑🏿‍🏭,特別是NiFe LDH在堿性電解質中的OERHER同時表現出優異的電催化活性和穩定性🏃,將該電極應用於全分解水反應,在1.541.69 V電壓下分別產生10100 mA/cm2的電流密度,優於目前最好的Pt/IrO2全解水體系🏋🏽。


 
 
沐鸣2登录专业提供:沐鸣2登录♋️、沐鸣2沐鸣2平台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沐鸣2登录欢迎您。 沐鸣2登录官網xml地圖